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805篇
  免费   1368篇
  国内免费   1005篇
林业   751篇
农学   899篇
基础科学   312篇
  608篇
综合类   5374篇
农作物   796篇
水产渔业   1052篇
畜牧兽医   6881篇
园艺   661篇
植物保护   1844篇
  2024年   33篇
  2023年   300篇
  2022年   468篇
  2021年   674篇
  2020年   668篇
  2019年   730篇
  2018年   462篇
  2017年   635篇
  2016年   664篇
  2015年   657篇
  2014年   923篇
  2013年   956篇
  2012年   1128篇
  2011年   1129篇
  2010年   895篇
  2009年   974篇
  2008年   836篇
  2007年   887篇
  2006年   955篇
  2005年   713篇
  2004年   600篇
  2003年   476篇
  2002年   407篇
  2001年   422篇
  2000年   417篇
  1999年   331篇
  1998年   231篇
  1997年   202篇
  1996年   180篇
  1995年   189篇
  1994年   156篇
  1993年   141篇
  1992年   164篇
  1991年   117篇
  1990年   94篇
  1989年   83篇
  1988年   55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16篇
  1984年   10篇
  1983年   15篇
  1982年   20篇
  1981年   11篇
  1980年   22篇
  1979年   19篇
  1978年   7篇
  1976年   8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5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6 毫秒
101.
魔芋绿色防病高效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魔芋是高经济价值作物,种植魔芋是我国秦巴、云贵区域的特色,是山区农民增收、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由于良种缺乏、种植水平不高,魔芋病害重、产量低等这些问题,导致魔芋效益并不理想。本文首先分析魔芋生长环境的需求特性、生长面临的重大病害以及适宜的种植方式;进而总结魔芋生产各环节相关种植技术要点,形成一套魔芋绿色防病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最后从品种、防病和栽培三个角度对魔芋研究与产业发展趋势进行展望。  相似文献   
102.
为研究东莨菪素(一类香豆素类植物保卫素)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治效果,本研究通过室内试验,盆栽试验和田间小区试验,调查了东莨菪素对大豆灰斑病的防效及促生作用。结果表明:东莨菪素对灰斑病菌有显著的抑制效果。在东莨菪素浓度为8.10 mg/L时对灰斑病的诱抗效果较好,且处理后的大豆叶片内东莨菪素含量显著上升,在田间试验中,对株高、鲜重、主根长等生理指标有促进作用,且抗病性显著增加。   相似文献   
103.
Green mould disease causes serious economic losses in Pleurotus ostreatus crops worldwide, including in Italy, where prochloraz is the only chemical fungicide allowed to control the disease.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doses 0.01, 0.05, 0.25 and 1.25 μL L−1 (field dose) of prochloraz (Sponix Flow, 450 g L−1), against colony growth rate and spore germination of Trichoderma pleuroti, T. pleuroticola and T. guizhouense strains on wheat straw extract agar plates were evaluated. Complete inhibition of Trichoderma pleuroti and T. pleuroticola growth was shown by the field dose of prochloraz, and also by the 0.25 μL L−1 dose for T. pleuroti. Complete inhibition of spore germination occurred for all Trichoderma strains at field dose, and at 0.25 μL L−1 for T. pleuroti strains. In in vivo assays, the effect of prochloraz doses 0.05, 0.25 and 1.25 μL L−1 on colonization of straw substrate by Tpleuroti, T. pleuroticola and T. guizhouense inoculated at two spore densities (102 and 105 spores mL−1) immediately after P. ostreatus spawn was studied. Trichoderma pleuroti and T. pleuroticola were both responsible for green mould disease, whereas T. guizhouense was not pathogenic. Trichoderma pleuroti was more aggressive than T. pleuroticola. Prochloraz was effective against T. pleuroti at the field dose, and against T. pleuroticola at 0.25 and 1.25 μL L−1. The study on Trichoderma × Pleurotus interaction type showed that Trichoderma species were active against the mycelial growth of P. ostreatus by competition for space and nutrients, and neither hyphal interaction nor effect by volatile or nonvolatile metabolites occurred.  相似文献   
104.
在对内蒙古部分牧业旗(县)实地调研的基础上,总结分析以33个牧业旗(县)为代表的内蒙古牧区畜牧业发展取得的进步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系统地提出了注重产业化经营、注重规划专业化生产布局、注重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注重良种繁育体系建设、注重调整畜群结构及繁育方式、注重农牧区饲草资源互补利用体系建设的“六注重”牧区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建议,以期为推进内蒙古牧区现代化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5.
鸽新城疫是由新城疫病毒感染鸽群引起的传染病, 在世界各国鸽场均有流行。介绍了鸽新城疫流行情况及特点, 流行毒株的基因型、病毒的毒力、病毒的抗原特性, 提出在做好鸽场内生物安全控制和精细化管理基础上, 使用市售新城疫疫苗进行合理免疫是鸽新城疫防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06.
大豆作为前作植物对油菜根肿病发生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前作大豆对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影响,采用大田轮作试验和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法,研究大豆、白菜、油菜分别作为前作,调查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发生和土壤中休眠孢子含量,比较分析了不同前作的根系分泌物对休眠孢子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前作大豆,后茬油菜根肿病的发病率和病情指数分别为34.00%和19.26、土壤休眠孢子含量为1.45×106个/克土壤,显著低于前作为油菜、白菜和撂荒对照的相应量。大豆、油菜和白菜根系分泌物均可刺激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与根肿菌休眠孢子共培6 d后,大豆根系分泌物培养的休眠孢子萌发率为29.82%,显著高于白菜(15.52%)、油菜根系分泌物(14.83%)和营养液(6.48%)培养下的萌发率。据此推测,前作种植大豆,后茬油菜根肿病发生和危害减轻,原因应与大豆根系分泌物刺激根肿菌休眠孢子萌发,产生的游动孢子因缺少寄主植物而死亡,导致诱发病害的初侵染源(土壤中休眠孢子含量)减少有关。  相似文献   
107.
目的 结合传统与现代农业病虫害监测的优缺点,探索通过无人机高光谱遥感技术检测出患病的柑橘植株、通过人工田间调查方式判断其患病种类及患病程度的病虫害监测方法。方法 使用无人机获取原始高光谱图像,经过光谱预处理和特征工程后,采用连续投影算法提取对柑橘患病植株分类贡献值最大的特征波长组合,基于全波段使用BP神经网络和XgBoost算法、基于特征波段使用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分类模型。结果 基于全波段的BP神经网络和XgBoost算法的ROC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别为0.883 0和0.912 0,分类准确率均超过95%;提取出698和762 nm的特征波长组合,基于特征波长使用逻辑回归和支持向量机算法建立的分类模型召回率分别达到了93.00%和96.00%。结论 基于特征波长建模在患病样本分类中表现出很高的准确率,证明了特征波长组合的有效性。本研究结果可为柑橘种植园的病虫害监测提供一定的数据和理论支撑。  相似文献   
108.
【目的】分离流行于我国南方地区的流行性出血病病毒血清6型毒株(EHDV-6),掌握分离毒株的遗传特征。【方法】对设立于我国云南和广东省的哨兵动物定期采血,进行EHDV感染情况监测与病毒分离培养。通过血清中和试验确定分离EHDV的血清型,采用一步法RT-PCR对分离的EHDV-6毒株基因节段2、3、6(Seg-2、-3、-6)进行扩增与序列分析。【结果】2012—2016年,从云南省和广东省的哨兵动物中分离出25株EHDV毒株,其中,11株为EHDV-6型。中国EHDV-6型毒株的Seg-2、-3与-6均属Eastern型,核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9.1%、98.9%和98.8%,在系统发生树上分别聚为1个独立的中国支系。在日本引起疫病暴发的EHDV-6型毒株与中国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日本EHDV-6型毒株在系统发生树上处于中国支系内部,Seg-2、Seg-3与中国毒株的核酸序列相似性分别为98.5%和93.9%。【结论】云南和广东省流行的EHDV-6型毒株核酸与氨基酸序列高度相似;日本和中国的EHDV-6型毒株具有最近的亲缘关系,提示中日之间可能存在EHDV的流动。研究结果为进一步开展我国EHDV-6型毒株流行病学分析、致病性、病原学诊断与疫苗制备等研究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9.
何斐  崔鸣  李川  鲁小东 《西北农业学报》2020,30(7):1095-1105
以安康当地花魔芋为材料进行盆栽试验,研究娄彻氏链霉菌(Streptomyces rochei)菌剂D74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生物学性状、块茎产量、叶绿素含量、活性氧代谢、渗透调节物质含量及软腐病的影响,为魔芋连作障碍微生物-化学双重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菌剂与钾肥配施对连作魔芋具有一定的促生防病作用,使魔芋单株块茎鲜质量和生长系数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86.7%和85.9%,软腐病病情指数降低 33.0%。配施处理中,钾肥和菌剂分别在促进魔芋块茎膨大和抑制软腐病方面发挥主导作用。菌剂与钾肥配施促进魔芋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其叶绿素a及叶绿素(a+b)含量分别较对照显著增加51.0%及34.6%,同时叶绿素a/b及叶绿素(a+b)/类胡萝卜素比值分别提高41.8%及22.2%。配施的菌剂效应对叶绿素合成的促进作用占主导地位。菌剂与钾肥配施显著提高魔芋的诱导抗性,其叶片过氧化物酶活性、可溶性蛋白和可溶性糖含量分别为对照的3.1倍、2.9倍和2.2倍。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魔芋相关19个生理生化指标分析得出特征值、贡献率、累积贡献率和主成分载荷矩阵,提取3个主成分(叶绿素b、叶幅和相对防效)综合评价菌剂与钾肥配施对魔芋连作障碍的修复效果。不同施肥处理综合得分高低顺序为:菌剂与钾肥配施>单施钾肥>单施菌剂>不施肥对照。综上所述,娄彻氏链霉菌菌剂D74与钾肥配施能提高连作魔芋产量并降低植株发病率,有效缓解连作障碍。  相似文献   
110.
课题组前期从健康杜仲叶片中分离得到1株内生细菌枯草芽孢杆菌DZSG23,此菌可以较好地防控小麦赤霉病。为明确芽孢杆菌DZSG23在小麦中的定殖与强化抗病机制研究,利用抗生素标记法分析了DZSG23菌体在小麦组织中的定殖情况,采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不同生育期小麦穗部PR-1、AOSACOI等基因的表达水平变化。结果表明,DZSG23可在苗期小麦植株和小麦穗表面稳定定殖;DZSG23浇灌接种苗期小麦后的第34天,DZSG23在苗期小麦植株的根、茎和叶中的定殖量分别达到1.437×106 CFU·g-1、3.285×103 CFU·g-1和2.377×103 CFU·g-1;DZSG23喷施小麦穗表面15 d后,穗表面菌群密度仍可达7.146×103 CFU·g-1。此外,诱导系统抗性(ISR)信号通路研究表明,拮抗菌DZSG23可以诱导PR-1和AOS基因的上调表达,表明拮抗菌DZSG23引入小麦后可诱导小麦的水杨酸(SA)和茉莉酸(JA)信号通路,增强其抗病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